根據(jù)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(USTR)12月16日?發(fā)布的最新聲明,原定于在今年年底到期適用于352項中國商品的關稅豁免將延長九個月,至2023年9月30日。352項豁免清單包括了工業(yè)部件、某些汽車零部件和化學品等其他消費品,也包括醫(yī)療領域的一些設備部件。
除了352項豁免清單,目前仍處于豁免有效期內的商品清單還有——81項中國輸美疫情相關醫(yī)療防護產品。USTR 11月23日?宣布,進一步延長中國301關稅產品中與疫情相關產品關稅豁免條款,該條款原計劃與2022年11月30日到期,現(xiàn)將已有豁免條款再延長三個月,延遲至2023年2月28日結束。
301條款
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核武器
《1974年貿易法》第301條(Section 301 of the Trade Act of 1974,美國聯(lián)邦公法第93–618號,即目前美國法典第19卷第2411章)是美國政府為平衡進出口貿易的順逆差,透過美國國會立法授權美國總統(tǒng)實施保護措施,以避免國內產業(yè)遭受國外競爭壓力影響,其方法包括對進口產品設定高關稅、限定或減少進口配額等經濟政策。該法案賦予了美國總統(tǒng)及其政府部門無需國會批準即可制裁他國的權利。
另外,美國企業(yè)或者行業(yè)覺得自身利益受損時也可以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(USTR)申請,發(fā)起對他國的調查。
特朗普任期內對中國輸美商品陸續(xù)加征關稅,同時設置了豁免條件:如果特定產品只能從中國進口,或者對申請人及其他美國相關利益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害,或者具有戰(zhàn)略重要性的,可以向美國貿易代表處申請豁免。當時有超過2200項產品取得豁免,大多數(shù)目前已到期;其中的549項被延長了一年,于2020年底到期。同年12月,受新冠疫情影響,USTR首次公告將原產自中國的包括口罩、手術海綿、導管在內81項醫(yī)療防疫用品列入301關稅豁免清單,截至目前已經四次延長該豁免條款的截至日期。
2021年10月,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曾就重新豁免549項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而征詢公眾意見。這次聲明對549項中的352項進行了確認。USTR認為,延長中國出口相關產品關稅豁免條款的決定,一方面考慮了公眾建議,另一方面也是咨詢委員會和301條款委員會建議的結果。
醫(yī)療領域
關稅豁免產品類型
352項豁免清單中涉及醫(yī)療領域的商品包括:
具有設定尺寸和表面光潔度要求的鍺酸鉍晶體,以及PET探測器中的探測元件;
二氧化碳監(jiān)測儀的零件和附件;
帶電連接器的電外科燒灼筆;
在一個共基極(common base)使用多個PET機架(框架)的組合PET/CT;
放射治療系統(tǒng)(由鋼基結構外殼包裹,機架蓋由三對塑料平板組成);
X射線操作臺(X-ray tables);
X射線球管管套及其零件;
基于X射線的放射治療系統(tǒng)多葉準直器;用于X射線設備的印刷電路板組件;
立式支架 (專門設計用于支撐、容納、調整X射線數(shù)字探測器或完整X射線診斷系統(tǒng)中X射線球管和準直器的移動)
81項疫情相關醫(yī)療防護產品包括:
一次性塑料過濾器、一次性心電圖(ECG)電極、指尖脈搏血氧儀、血壓計、核磁共振成像儀、二氧化碳檢測儀的零配件、耳鏡、麻醉面罩、X射線檢查臺、X射線管外殼及其部件、聚乙烯薄膜、金屬鈉、粉狀的一氧化硅、一次性手套、人造纖維無紡布、洗手液泵瓶、消毒濕巾的塑料容器、復試雙目光學顯微鏡、復合光學顯微鏡、透明塑料面罩、一次性塑料無菌窗簾和罩子、一次性鞋套和靴套、棉質腹腔手術海綿、一次性醫(yī)用口罩、防護用品等。
這些產品將繼續(xù)被允許出口到美國,不受前總統(tǒng)特朗普在2018年利用1974年《貿易法》第301條款調查額外征收關稅的影響。
中美貿易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,醫(yī)療器械最大出口地美國的關稅政策多次松綁續(xù)期,證明目前美國市場一線醫(yī)護物資緊缺,這對國內希望開拓新市場的醫(yī)械制造商來說絕對是重大利好。同時,關稅豁免帶來的客戶采購成本減低、消費需求上升、相關上下游產業(yè)鏈運作更暢通等正面影響也讓出海美利堅充滿了誘惑力。
面對這個龐大向上的藍海市場,期待更多制造商抓住機遇,普瑞純證擁有全球準入一線專家團隊,多位持證RAC專家為中國醫(yī)械產品登陸美國FDA和美國市場提供專業(yè)的咨詢和代理服務,全流程高品質幫助產品出海上市,更多美國市場相關政策信息歡迎聯(lián)系一對一咨詢顧問了解詳情。